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股价大跌近6%!五洲新春抛10亿定增,680万丝杠收入能撑起市场想象?

时间:2025-06-17 21:07:37

  6月16日晚间,轴承龙头企业五洲新春披露

  公告显示,此次定增拟面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募投项目核心聚焦高精度线性运动与动态控制关键零部件,包括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专用机器人轴承及面向智能汽车的转向与制动系统用丝杠。

  这些核心部件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系统中起到类似“关节”的作用,贯穿整个控制链条的关键节点。“丝杠通常用于实现线性运动的转换,通过旋转产生的轴向力,可以带动系统进行精确的线性移动。”沙利文大中华区总监李庆向

  而轴承作为支持旋转部件、降低摩擦的核心零件,对具身智能与智能驾驶系统而言,其精度与耐用性亦关系到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系统寿命。尤其在高载荷、高速运转等复杂工况下,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摩擦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6月17日,五洲新春在接受

  6月17日,五洲新春报32.92元/股,大跌5.92%,总市值为120.60亿元。

  丝杠商业化落地仍待突破

  五洲新春的主营业务长年围绕精密制造展开,产品覆盖轴承、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以及汽车安全系统部件。近年来,公司逐步向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转型,丝杠产品成为其拓展重点。

  公告显示,本次募投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建设周期3年,拟在浙江新昌新建厂区,规划年产能包括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210万套微型滚珠丝杠、7万组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100万套汽车转向系统丝杠及400万套刹车驻车系统丝杠等。

  就国内情况而言,丝杠产业起步时间较晚、高端丝杠生产难度高,本土高端丝杠企业规模较小、高端丝杠市场自给率低。

  五洲新春认为,丝杠和轴承的主要原材料相同,核心工艺难点均在于热处理和磨加工,生产流程和生产设备接近,公司具备切入高端丝杠业务的底层技术积累。从全球范围来看,头部轴承企业切入丝杠业务也有成功先例,世界八大轴承企业中舍弗勒、斯凯孚、恩斯克均以轴承业务起家,在发展过程中拓展丝杠业务,目前已成为高端丝杠行业龙头企业。

  然而,技术路径的延伸并不意味着商业化落地的顺利。

  2025年2月,因在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业务方面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五洲新春被上交所通报。此前2024年11月,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询问丝杠等产品的市场验证与销售情况时,公司仅表示已具备生产能力,未明确披露订单情况与实际进展。

  2024年12月3日晚间,五洲新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披露其丝杠产品目前包括梯形丝杠、滚珠丝杠副与行星滚柱丝杠三类。2024年至今,公司丝杠产品累计开票收入约为680万元,占2023年全年营收的0.22%,体量较小,尚未对整体业绩构成实质影响。

  五洲新春当时称,公司作为二级供应商,主要为杭州某客户提供丝杠产品,终端客户信息尚不明确。

  尽管此前丝杠产品销售体量有限,五洲新春仍持积极预期,认为自身具备快速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汽车智驾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潜力。

  五洲新春向

  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拉动高精度核心零部件需求持续上升。

  李庆指出,未来5至10年,工厂、服务、商业乃至特种作业等场景均具备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的可能性,丝杠、轴承等核心传动部件的市场规模有望显著扩容。按沙利文测算,到2030年,高精度方案下具身智能机器人传动系统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可达2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80%。

  TrendForce集邦咨询乔安然在接受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五洲新春加快向新兴高端制造领域延展。该公司自2023年起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领域核心零部件市场,成立线控传动事业部,重点发力高端丝杠业务,逐步从传统零部件制造转向“智能执行核心”提供商。

  本轮定增所募集资金,显然是为进一步将技术积累从“样品交付”推向“规模制造”做准备。同时,公司提出“围绕高端装备与新能源产业链深耕客户价值”的发展战略,显示其不再满足于通用件制造,而是希望进入系统级客户的核心供应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发行价为市场均价的80%,反映出当前市场估值环境仍承压。另一方面,产业升级虽有巨大潜力,但也伴随高投入、高试错与技术爬坡周期长等风险。本轮项目需3年才能达产,而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汽车智驾市场变动较快,政策、技术或商业化节奏的任何变化,均可能带来经营不确定性。

  乔安然认为,当下核心零部件市场仍然被海外头部企业占据,海外企业在精密度、稳定度、高端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中国企业在制造能力、产业链整合以及成本端具备优势。

  李庆指出,国产供应商应抓住转型机会,及时将企业发展方向向高精度零部件方向调整。同时应提升商务合作与投标的积极性,建立更稳定更适合的供应链体系进行突破。

热点推荐
1 马云刘强东[*]入2万亿赛道,京东阿里绝不

2025上半年,刘强东打响了外卖大战的第一枪。 2月11日,京东借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正...

2 EU Reported to Drop Digital Tax Plan to Seek Favora

TMTPOST -- The European Union is reported to drop its plans to implement a tax that has been blasted by U.S. President Do...

3 桂浩明:客观看待量化交易对行情的影响

量化交易是在本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证券交易模式。它通过设置相关...

4 换帅不足半年,良品铺子又将巨震

7月10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

5 台积电“退出”,谁来接棒?

近期,全球领先的氮化镓功率芯片企业纳微半导体提交的一份合作文件,在全球化合物半导体...

6 中国创投30年,“熵减者”的四次突围

、搜狐、百度、携程等标杆项目。 2000年,《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首次定义风险...

7 就连茶颜悦色都出海了

茶饮出海,因需尽快在当地找到稳定的第三方供应链,以此来保证所制作的饮品保持新鲜的风...

8 Insta360 Ramps Up Rivalry With DJI as Panoramic Cam

AI-generated image AsianFin -- Liu Jingkang, founder of Insta360, minced no words in a recent interview when asked about ...

9 手机厂商“卷”折叠屏进行时

7月初,荣耀推出的新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5再创奇迹折叠态厚度仅8.8毫米,打破了今年2月OPPO创造...

10 大模型竞争的下半场,为何场景为王?

场景的深度与广度正成为大模型价值的线月发布的斯坦福AI指数报告,揭示了一些有趣的事实。...

成都来彰科技 蜀ICP备2025134723号-1

资讯来源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